他是个退伍军人╪║▌,刚开始对钳工零接触╪║▌,零认识╪║▌,16年后成为钳工技师╪║▌,两次在河南省国防科工系统的技能比武中拿到三等奖; 他是个高中生╪║▌,16年后通过自学拿到大专学历╪║▌,解决多项技术难题╪║▌,成为钻、扩、镗、铰孔的多面能手; 他是个学徒╪║▌,刚开始对眼前的机器充满好奇╪║▌,师傅怎么教他怎么做╪║▌,16年后他成为师傅╪║▌,为公司带出十余名骨干钳工█。 他就是洛阳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双瑞特种装备有限公司钳工技师崔韶莹█。
“技术全面╪║▌,能扛硬活” 技术全面╪║▌,技术过硬是笔者在采访中听到最多的评价█。 “崔师傅掌握钳工全工序加工技术╪║▌,在大型、异型工件划线和各种材料的钻、扩、镗、铰孔方面╪║▌,更有自己的独到之处╪║▌,遇到急活和军品╪║▌,往往有领导点名让崔师傅加工█。”双瑞特装机加工车间主任王保民介绍说█。 但时间的指针回到16年前╪║▌,崔韶莹则是另外一个状态█。 1997年╪║▌,23岁的崔韶莹从部队退伍进入七二五所╪║▌,成为波纹管压力容器中心的一名钳工█。虽说有了“钳工”的名头╪║▌,但事实上他对钳工一无所知╪║▌,绝对意义上的“零认识╪║▌,零接触”█。 “不知道钳工的具体工作内容是啥╪║▌,刚上班那天╪║▌,师傅领着一起来的几个人在车间转了一圈╪║▌,告诉这是什么机器╪║▌,那是什么机器╪║▌,但都没记住╪║▌,就觉得眼前的机器稀罕█。”崔韶莹回忆起当时的情景历历在目█。 但崔韶莹幸运的是遇上了一个好师傅█。根据当时的安排╪║▌,由钳工高级技师张仁春带这批零基础的学徒█。张师傅的钳工技术在所里数得着╪║▌,加之生产军品需要╪║▌,他对几个徒弟要求很严╪║▌,对工作的精细度要求也很高█。 在“工作面宽╪║▌,要求严格”的环境下╪║▌,好学的崔韶莹很快上了路子╪║▌,短短两年时间╪║▌,他熟悉钳工的技术流程╪║▌,开始独立承担完成一些工作█。 崔韶莹从心底里认同自己是一个合格的钳工╪║▌,还得到2005年█。 当年╪║▌,河南省国防科工局组织全省军工系统的钳工在南阳进行技术比武█。在师傅的极力举荐下╪║▌,只是钳工初级工的崔韶莹披挂上阵█。 “当时心里可没底╪║▌,来的都是各单位的高级技师╪║▌,我一个初级工能比出啥?但当结果公布╪║▌,我的成绩还不错╪║▌,得了三等奖╪║▌,比部分高级技师成绩还好╪║▌,我信心一下子就上来了╪║▌,感觉我的钳工技术有底了█。” 2012年底╪║▌,崔韶莹带领自己的徒弟参赛╪║▌,再次捧回河南省国防科工系统钳工比赛三等奖█。
“爱学习╪║▌,爱钻研” 仅有高中学历的崔韶莹从一个不懂钳工的“菜鸟”能蜕变成一个钳工方面的行家里手╪║▌,拥有什么“诀窍”呢? “我觉得崔韶莹就是爱学习╪║▌,爱钻研╪║▌,这是他迅速成长的根本█。”作为崔韶莹多年的同事和领导╪║▌,机加工车间副主任徐宇明总结说█。 刚进所跟随张师傅学习钳工技术╪║▌,他是问的最多的╪║▌,只要是不懂的问题╪║▌,都会及时和师傅请教█。他也是加班最多的╪║▌,一个问题研究不透╪║▌,不彻底解决╪║▌,他都会翻来覆去的钻研█。即使成为熟练钳工以后╪║▌,他这种钻研劲依然没有消退█。 2009年以后╪║▌,双瑞特装桥梁支座订单不断╪║▌,生产任务十分繁重╪║▌,交货期都很急█。这时╪║▌,生产上却遇到了一个“技术难题”█。双瑞特装研制的一种新型支座╪║▌,要求内半凹球面同心圆分布钻平地坑╪║▌,由于以前没加工过╪║▌,缺少相关生产经验╪║▌,不能按技术要求进行生产█。双瑞特装多次联系外协厂家进行生产╪║▌,可人家一看图纸要么频频摇头╪║▌,要么就是要价太高█。在这种两难境地下╪║▌,爱钻研的崔韶莹主动请缨█。他带领班组人员认真分析技术资料并吸收以往类似产品加工经验╪║▌,在反复核算设备和工件加工比例关系的基础下╪║▌,选用了一台40摇臂钻床╪║▌,利用现有工装多次反复实验█。最后╪║▌,通过制作复合支撑工装并配套旋转分度平台╪║▌,实现了在现有装备下╪║▌,钻加工内半凹球面钻平底坑加工方法╪║▌,并形成了标准加工作业方案╪║▌,解决了在普通摇臂钻床上钻加工内半凹球面下座板钻平底坑的难题█。在该型支座工件大量加工时╪║▌,作为标准加工方案并得到推广█。 这只是崔韶莹在技术上爱钻研的一个案例█。好学的崔韶莹还在去年年底拿到了行政管理的大专文凭█。 “为什么要去学习并拿到文凭呢?”笔者问道█。 “没上大学总感觉挺遗憾╪║▌,再说通过这些文化课的学习╪║▌,能让自己综合素质提高╪║▌,提升和人打交道的能力█。” 韶莹笑着说到█。 这就是让人佩服崔韶莹的地方╪║▌,一般人工作以后就很难有学习的热情╪║▌,而他不是╪║▌,依然热情高涨█。
“我也有徒弟了” 在采访中╪║▌,崔韶莹多次提到师傅张仁春的教导之恩█。“我能有今天多亏师傅的教导╪║▌,”他满脸兴奋地告诉笔者:“现在╪║▌,我也有徒弟了!” 孟轩峰就是崔韶莹的“得意门生”█。孟轩峰2007年从渤海船校毕业后进入双瑞特装╪║▌,现在已成为机加工车间钳工组组长█。提及自己的师傅╪║▌,小孟一脸的认真:“崔师傅对徒弟要求很严╪║▌,他可能在钳工上讲不出多少技术的原理╪║▌,但他能告诉你技术操作的关键█。平时╪║▌,他教导我们说╪║▌,做任何一件工作首先要让自己满意█。” 而在车间主任看来╪║▌,崔韶莹带徒弟还真有一套█。 为满足桥梁支座的生产需求╪║▌,双瑞特装在2009年前后一口气增加6台钻床╪║▌,从周边招来20多名钳工█。底子差╪║▌,文化程度低是这些钳工的共同特征█。如何在短时间里╪║▌,让这些钳工掌握技能╪║▌,转化为真正的生产力成为当务之急█。 崔韶莹在这个关键时刻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一方面加紧培训╪║▌,把自己在多年工作中积累的经验毫无保留的传授给他们╪║▌,让这些新来的钳工掌握基本技能█。另一方面╪║▌,对生产中的关键环节钻头刃磨技术进行改造╪║▌,研究出将普通标准麻花钻头快速刃磨改制成为直接钻平底坑的专用钻头的磨制方法█。这一方法保证了锥柄普通标准麻花钻头╪║▌,在短时间内可完成刃磨改制成为直接钻平底坑钻头╪║▌,钻头刃口修磨变化容易观察控制╪║▌,使新员工在当月内就完全掌握并发挥了作用╪║▌,稳产后各钳工组生产效率提升1.5倍以上╪║▌,不合格件大幅减少█。显著提高了生产效率和加工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 在崔韶莹的努力下╪║▌,这些“愣头青”的钳工迅速成长╪║▌,大部分人已经成为各车间钳工技术骨干█。
|